当前位置:首页>新闻首页 > 环境经济 > 专题 > 正文
系列报道②:无废城市——绍兴工业垃圾的无废之路
2022-11-02 17:05:35 |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雷英杰 洪旭朝 | 打印 | 收藏
缩小 放大

和其他城市一样,浙江省绍兴市一度面临工业垃圾的“围城之痛”。一到生产旺季,这些工业垃圾来不及收运处理,就堆在工厂门口,白色棉絮、黄色塑料胶带和彩色布头隐约可见,混杂在生活垃圾中,散发出阵阵异味。

这是绍兴市入选“无废城市”试点之前印染企业面临的窘境。试点以来,绍兴市抢抓机遇,大力推进“前端绿色制造、中端静脉循环、终端无害处置”,以印染、化工行业升级改造为抓手,以产业跨区域集聚提升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比试点前下降20.5%。

一方面破解了工业垃圾的围城难题,另一方面实现了从老“三缸”到新“三片”的历史性跨越,“无废城市”建设不仅为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寻得出路,更带动了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为绍兴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工业垃圾带来的“围城之痛”

厂区里机器发出的嗡鸣声、生产线上工人的忙碌身影,往来穿梭的产品运输车……走进绍兴市柯桥区蓝印小镇,印染企业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按照往年惯例,每年8月底,印染企业都会迎来新一轮的生产旺季。随着订单数量不断增长,企业高兴之余也多了一份忧虑,那就是随之产生的工业垃圾该如何处理?这是“无废城市”试点之前企业遇到的共性难题。

2018年,绍兴市工业垃圾年产生量约43.26万吨,主要包括废布料、废丝等印染、纺织、服装加工行业边角料等。一到生产旺季,这些工业垃圾来不及收运处理,就会堆在工厂门口,白色棉絮、黄色塑料胶带和彩色布头隐约可见,混杂在生活垃圾中,散发出阵阵异味。

2019年4月,一纸通知下发至绍兴市越城区和柯桥区,禁止工业垃圾混入生活垃圾进行处置,每辆垃圾清运车进入垃圾焚烧厂前都要经过层层检查,若发现混有布条、废丝等工业垃圾,垃圾清运车就会面临15个工作日的扣押整改。

这一度导致多地正常的垃圾清运难以维持。慢慢地,这些工业垃圾堆积如山,“工业垃圾围城”之势愈演愈烈。

图片

绍兴市企业建设“无废工厂”从源头减少工业垃圾产生量。雷英杰摄

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迎丰股份)副总经理俞建文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表示,这些废料堆在那,不仅占用贮存空间,还容易发生火灾。

除了边角料,印染污泥末端处置能力跟不上,特别是在汛期,污泥堆放可能会出现二次污染。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督察专员钱进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表示,“到了生产旺季,部分印染企业会遇到污泥涨库问题,企业也是怨声载道。”

这是绍兴市入选“无废城市”试点之前的真实写照。

绍兴市产业结构是以传统纺织印染、医药化工等行业为主导,受限于行业特点,近年来的发展逐渐陷入了瓶颈,碰到了“天花板”,经历了“成长的烦恼”。

钱进告诉记者,绍兴市印染、化工等传统产业环境历史欠账较多,“船大掉头难”,而且工业园区数量众多,实现精细化管理较为困难。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为绍兴市破解工业垃圾围城难题送来了“雪中炭”和“及时雨”。

钱进告诉记者,绍兴市委市政府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以印染、化工行业升级改造为抓手,逐步形成以“产业集聚”提升推动工业固废源头减量,以“多级循环”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环境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内外结合”完善末端处置实现固体废物处置不出市,以“多效协同”强化要素保障推进全市工业园区整治提升的“绍兴模式”。

 

以产业集聚提升推动工业固废减量

 

一直以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末端治理模式让城市发展处于被动。受“两禁一分促‘无废’”政策导向作用影响,工业固体废物治理正从末端向源头推进。

“无废城市”试点以来,绍兴市以印染、化工行业升级改造为抓手,以产业跨区域集聚提升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制定《绍兴市区化工企业跨区域集聚提升标准与流程指南》《绍兴市区印染化工电镀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等政策,推动印染、化工等传统产业实现集聚、集约、集群发展。

为解决印染组团搬迁带来的生产断档问题,不影响企业经营和市场稳定,绍兴市制定出台《印染组团过渡性生产预案》,促进项目投产,在排污总量、能耗总量、产能总量不突破前提下,创造性提出两边逐步实现过渡性生产。

“搬迁不是简单平移,搬迁过程即是提升过程。”钱进告诉记者,绍兴市做到了集聚与技改、集聚与投入、集聚与提档“三结合”,突出“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全力推动印染化工企业向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助力谱写绍兴市“无废印染”新篇章。

走进迎丰股份车间,一套先进的染化料自动输送系统吸人眼球。俞建文告诉记者:“过去都是人工投料,难免有误差,也容易浪费资源。现在都改成自动化设备,一方面投料更加精准,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工人作业环境。”

据俞建文介绍,迎丰股份累计投资超20亿元,引进行业内高端先进设备,通过机器换人和节能减排,推进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现源头减废。

浙江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和成药业)坚持“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与循环经济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以“工艺绿色化、生产协同化、减废制度化、废物资源化、利用合规化、处置无害化、管理智慧化”等“七化”为基础的“无废工厂”新发展之路。

新和成药业副总经理严晖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表示,公司确立“环保量化管理,推进环保关口前移”的工作思路,对每年的“三废”排放进行分析排序,建立“三废”七张报表和环保量化考核表,形成以车间为单位的HSE量化考核机制,倒逼生产车间从源头持续减少“三废”。

钱进向记者介绍说,2018年以来,绍兴市推进越城区67家印染化工企业,分别向柯桥区和上虞区跨区域集聚提升,累计腾退用地1万余亩,整合形成五大印染组团、19家大型化工企业,新增产值1000亿元。“腾退的土地将按照绿色化、高端化、都市化、国际化产业导向转型发展,进一步做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平台,加快推进城市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华丽蝶变。”

源头减量固然重要,末端处置也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2015年以来,绍兴市协调推进众联环保9000吨/年危险废物焚烧处置项目、60000吨/年危险废物填埋项目、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项目等,春晖固废1.5万吨/年危险废物焚烧处置项目,九鑫环保4.2万吨/年铝氧化污泥、1.8万吨/年铝氧化化抛废酸综合利用项目等工业固体废物“对外”利用处置设施建设。

2020年,结合“无废城市”建设要求,绍兴市继续实施众联环保危险废物刚性填埋项目、春晖能源0#垃圾炉排炉技改项目、国邦药业1.5万吨/年危险废物焚烧处置项目、泰邦环境1万吨/年废编制包装袋和废塑料管材回收项目等,全方位保障企业工业固体废物末端处置有出路。

“目前,‘内外结合’基本实现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不出市。”但在钱进看来,“提高末端处置能力只是其中一环,如果不全面树立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理念,我们要面对的仍然是源源不断增长的工业垃圾。”

在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方面,绍兴市构建了大型企业内部实现“小循环”、上下游企业间实现“中循环”、园区与周边区域实现“大循环”的“多级循环”模式,实现了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最大化。

大型企业内部“小循环”,即以龙盛集团、闰土股份、国邦药业等企业为龙头,自主研发连续硝化、催化加氢等清洁生产集成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染料行业发展的废硫酸梯级利用及资源化等技术难题。

上下游企业间“中循环”,即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抓手,构建了染料和医药两大主导产业链网,30余家企业实现上下游产品供应,10余家企业形成了“一家企业的废弃物作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料”的资源化利用双边交换。

园区与周边区域“大循环”,即依托多样化的能源基础设施,构建了燃煤背压机组热电联产、硫磺制酸化学能回收热电联产、垃圾发电、污泥发电、生物质发电、危险废物焚烧余热回收等多功能、多源能源基础设施循环经济体。

钱进告诉记者,2018年以来,绍兴市以浙江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为契机,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印染、化工企业跨区域集聚提升,大力推进“前端绿色制造、中端静脉循环、终端无害处置”,建成90个无废重点项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比试点前下降20.5%。

 

“无废城市”建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绍兴市“无废城市”的建设,不仅为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寻得出路,更带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在钱进看来,90个无废重点项目的建设,形成了绍兴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坐落于越城区的绍兴凤登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登环保),每天都会有很多槽罐车往来穿梭,进来时车内装的是医药化工企业的高浓度废液,出去时装的却是纯氢、液氨等工业原料,最终运往新和成药业等合作企业。

资料显示,凤登环保的前身是绍兴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氨肥生产企业,一度因面临各种问题而濒临破产,但好在及时“调头”,重新锚定市场发展方向,如今已实现从传统化工企业向环保企业的转型。

2015~2017年,凤登环保进行技术改造,投入大量资金新建“高浓度废液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示范装置”项目。项目建成运行以来,凤登环保已累计处置绍兴市及周边地区危险废物近10万吨,并利用其作为原料生产各类化工产品近20万吨,实现了危险废物循环利用。

“我们自主研发的水煤浆气化及高温融熔协同处置废物关键技术,能将工业垃圾‘吃干榨尽、变废为宝’。”凤登环保总经理李亚平接受《环境经济》采访时说:“通过将高浓度废液放在密闭的高温高压容器里进行裂解反应,最后制成氢气、液氨等原料,部分可以回供给医药、精细化工等行业作为生产原料,或者作为清洁能源用于发电和新能源汽车,实现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目的。”

谈起凤登环保的“武功秘籍”——水煤浆气化及高温融熔协同处置废物关键技术,李亚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项技术被业内认为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酒好不怕巷子深,花香自有蝶飞来。在企业展厅陈列室,凤登环保工作人员正在接待远来的客人,向他们展示着这项技术的原理、优势等。“这样慕名而来的企业,我们每年都要接待几十拨。”李亚平告诉记者。

“像凤登环保这样的企业,绍兴市还有不少,但要真正让它们协同起来,还有很多功课要做。”钱进认为,从更高的层面讲,绍兴市要站在循环经济的高度对产业进行更深远的布局,打通循环经济全产业链。

目前,绍兴市正在深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全面实施“850工程”,对列入绍兴市“850工程”建设计划并验收通过的示范项目,按实际设备技术投资额的8%予以奖励。

据了解,2020年绍兴市“850工程”项目实施计划共涵盖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产品等四大类共8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157.4亿元。

在钱进看来,借助“无废城市”建设的契机,通过完善制度、市场、技术、监管四大工作体系,绍兴市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一定会迎来蓬勃的发展。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互联网,华东中华环保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华东中华环保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华东中华环保”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专题图文

  • 揭秘环境卫星——打回原形

    揭秘环境卫星——打回原

  • 海上“两山”——鱼鸥翔集,守护蓝色精灵

    海上“两山”——鱼鸥翔

  • 系列报道:海上“两山”

    系列报道:海上“两山”

  • 海上“两山”——陆海统筹,擦亮生态底色

    海上“两山”——陆海统

在线举报